当前位置:常识屋 > 看世界 > 天气常识 > 城市“雨岛”如何规避内涝?
手机版

城市“雨岛”如何规避内涝?

来源:常识屋 阅读:1.97W 次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城市内涝在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次生灾害。应该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保障百姓出行与财产安全呢?
城市“雨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某一城市降水量的多少首先取决于大气环流,其次是城市本身的环境状况。现代城市内涝具有两大特点:首先,城市内涝的普遍性,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涝现象。其次,城市的某些特定地点内涝发生率较高,如立交桥;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在过街的地下通道、铁路桥、公路桥等也多有发生。另外,近年来,很多城市降水量明显大于周边郊区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大厦被比喻为“钢筋水泥的森林”,而随着“森林”密度不断增加,空调、汽车尾气更增加了热量,在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导致降水形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集中的建筑物使风速减小,强雨带等天气系统在城市上空停留的时间比空旷的郊区长,总降水量增多,这被称之为“雨岛效应”。“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时,出现城市暴雨频率与强度高于周边地区的现象,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城市工业集中、车辆众多、人口密集,导致排出的污染气体和空气中的尘埃等浑浊度大大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城市“混浊岛效应”。城市“混浊岛效应”对降雨的影响表现为:尘埃等混浊物是云层中水汽变成降雨最需要的凝结核,城市上空的凝结核越多,水汽就越容易在此凝结造成降水,从而增加雨量。
总的来说,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当城市出现暴雨频率与强度高于周边地区时,更易形成洪涝灾害。二是地形地貌。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不容易形成积水,而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容易形成内涝,这也是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容易出现大量积水的原因。三是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另外,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等渗透性不好,也容易造成积水。

城市“雨岛”如何规避内涝?
扫码关注公众号

城市“雨岛”如何规避内涝? 第2张
扫码下载app

本文链接:https://www.changshiwu.com/kanshijie/tianqichangshi/neo6j.html

Copyright © 2024. 常识屋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20201247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